文案详情
导航

《“床单厂的故事”之二:一路向西去大理》解说词文案

文化专题片 517 51

【导语】昨天,我们认识了床单厂51区这个暖暖的空间,今天我们继续和您继续聊聊床单厂的故事,我们的话题想从一部电影开始。

【音乐一段】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正文】2014年,电影《心花路放》上映,29天创下了11.52亿元的票房,电影主题曲《去大理》,几天内登上了各大网站主打热歌榜单。在电影卖座、歌曲唱红之后,男女主角相遇的古城人民路也成了粉丝们无限向往的“邂逅圣地”。其实早在电影热映前,从2012年开始,古城人民路因为聚集了大量背包客和艺术家,成了各类文艺青年追捧的“大本营”。这条原本籍籍无名的小街,从原本的单纯热闹,渐渐变得喧嚣浮躁,不少泊客和新移民寄居的所谓“乌托邦”梦想,无可避免地,正在被越来越浓的商业味消解。

【同期声】专栏作家 许崧  原来在人民路上的一个铺面,它的经营者是我的一个朋友,当时他在那边做一个简餐式的餐厅。那边的门面很宽,是一层,不是那种传统的两层门面,很宽,后面的后厨面积也不小,我也不能很具体的说清楚,不过大概是四五十平米的样子,这样的一个空间当时租金要一万,现在是六到七万,这些变化都是在短短四年内发生的,是人民路受到了经济大潮以及大理现在变成一个越来越流行的符号影响的结果。

【正文】作家许崧2012年定居大理,在大理结交了一班朋友,这些人几乎都和他一样,打拼多年,最终还是选择逃离北上广。在他看来,这股“一路向西”的风潮,让“去大理”成了一个越来越流行的符号。而其结果,则是让一班刚刚安顿下来的泊客和新移民,要么,不得不承受继续疯涨的房租,要么,就只能寻思着下一次逃离。床单厂改造后,许崧和朋友们搬到了这里,这个偏安的一隅,于他们而言,既像逃离喧嚣的隐居,更似自娱自乐的相聚。

【同期声】专栏作家 许崧 其实在我们床单厂,它更像是大家的自娱自乐,因为外来的客人不多,并且来的人很大比例上可能也就是在这里开工作室的人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从零售的意义上来讲,意义不大。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聚合的场所。

【正文】在床单厂的大门口,矗立着一块木板子,上面密密层层的是各个工作室的“名片”。把仓库或厂房改造成艺术园区,这在国内并不鲜见。但床单厂却在短期内,迅速聚集了50多个工作室、吸引了100多名艺术家和手工业者入驻。

【同期声】专栏作家 许崧 我去过的艺术园区不算多。北京的798、成都的东郊音乐公园、还有深圳的一个园区,我都去过。我自己觉得大理的这个艺术园区是最特别的一个,和其他地方的都不太一样。

【同期声】大图文化公司  乔崎  我们还是想保留床单厂的一部分历史,能够记录和保留一部分历史,我觉得这是一个工厂的生命的延续。它之前是做类似毛巾、手绢、床单一类的纺织品,现在又过度到一个创意和艺术园区,这是工厂新的生命力和新的改变。有不少的城市都有这样的先例,原来的老厂房,现在改成艺术园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一种新的生命的延续,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

【编后语】假如给你一间老房子,你会怎么办?我估计会有人说,那我就拆了它,这个也许映衬出当下中国一部分人毫无悬念的集体心态。有资料说,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50年罕见,30年普遍”。当大拆、大建成为城市的“名片”,人们除了感叹身边一座又一座的“楼脆脆”和“楼倒倒”,还得花钱花力气去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那么一座老房子,它的生命力究竟能有多久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最有发言权。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资讯
  • 最新问题
已经到底啦!
预约配音服务 关闭
预约成功后,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通畅
预约成功
您已预约成功,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保持电话通畅
配音客服微信二维码

关注【客服微信】

抢先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
复制成功 微信号:18996381623 添加微信好友, 详细了解! 打开微信